河北省中医院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医疗区建筑面积15.06万平方米,设置临床医技科室76个、病区44个,编制床位1800张。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5人,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河北省名中医15人,青年岐黄学者、河北大工匠各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河北省拔尖人才(专技)1人。有硕博导师197人。

医院以“中医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文化塑院”为办院宗旨,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综合救治能力”的办院方针,努力打造“职工发展的家园、患者康复的家园”。

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国家首批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建设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试点建设单位、国家卫健委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示教单位等20余个国家级建设平台。创伤中心获批河北省高级创伤中心(Ⅱ级)。肛肠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脾胃病科和肾病科入选河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现拥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6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19个省中医优势专科,17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拥有包括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等专业在内的大外科系统,开设产科、新生儿科。开设24小时急诊,是省会120网络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查治疗,具备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的综合救治能力。

医院设有19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是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级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等。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4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胃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省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肝病浊毒证重点研究室、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中药评价及转化重点研究室),5个省级科研平台(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脾肾病证中医治疗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中药制剂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浊毒证重点实验室、燕赵中医药文化综合研究实验室),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河北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拥有300余台大型诊疗设备,配备PET-CT、GE256排螺旋CT、直线加速器、头部伽马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先进医疗设备。研发生产茵连和胃颗粒、金石利咽颗粒等46个特色制剂品种。拥有院感、药学、护理等10个省级中医质控中心以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质量监控中心。

医院中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智慧中医医院建设推广研究项目,承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数据中心项目,建成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筹建省中医药综合统计平台。开通省内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辐射省内外140个市县,“5G+中医远程巡诊箱”获批国家试点项目。联合省政协开展全省卫生下基层活动,搭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健康帮扶体系。

医院高度重视“以人民健康为优先发展”,依托健康管理部开展中西医结合体检、个体化调养方案、中医药调理、药食同源食疗等全流程服务。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全周期服务人群。建设“大健康产学研发展中心”,开展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推广与健康管理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系列行动,依托“健康家园”进单位,依托“网格医养”进社区,依托“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进校园。其中“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项目被列入“河北省政府20项民生工程”,被省编办挂牌“河北省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中心”。康复科现为河北省中医康复示范中心、“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领域核心单位。医院牵头成立河北省中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12个专业委员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

医院是国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医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连续四年在省直公立医院医改考核中位列“优秀”。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省级中医医院“医患双满意度”第五名。先后获得“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优质示范医院”“全国平安医院表现突出集体”“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