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知识

中医药学发展任重道远

日期:2006-12-13    作者:健康报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2006.11.23  3版  健康报中医专刊     编辑:祁芳
                                                                      作者:张维耀
 
  近来时而出现反对中医药学之风,并不奇怪,也不是一个突然或偶然的现象。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医药学的科研、临床、教学的发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和西医相比仍然有差距,因为西医可以引进的技术是先进和宽广的。例如,CT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明的,但不到10年yh1122银河国各大医院已经使用了第5代CT。相对土生土长的中医药学,近50年来一直徘徊在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两个极端中,中医药学和西医的差距越来越大。再有,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投机商人借中医概念的模糊性偷换概念,炒作自己的产品,给中医药学抹黑的现象相当普遍,使得不少患者和消费者深受其害,难免加恨于中医药学。
  还有中医药学自身队伍的良莠不齐,不但不学无术还自吹自擂,也有损中医药的形象。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中的两个理论体系,都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衡量对方,更不能以己之长对比对方之短。西医学可以拿来主义,许多其他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都可以很快被西医所引进,而中医学却在较长时期内不能做到。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型、简化论和机械型的,而中医学以辨证论治平衡调节为基础,这些是西医学无法与之相比的。当前是信息爆炸时代,西医学获得病人的信息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但处理信息的能力却明显下降,另外,西医学中抑制、拮抗、切除等方法猛增,却忽略了系统的反馈机制,例如,常见的心律失常,使用一些西药,开始有效,但用药不久心律失常越发严重。而用中医药调节,辨证施治方法往往可以获得明显效果。西医只有在检查出肿瘤的形态之后才开始治疗,而中医学重视预防,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中医学引进基因学,从巩固已有的抑制癌症因子的环节入手,多种方法寻找出路,可能达到四两拨
千斤的作用。许多基础科学,既不属于中医学也不属于西医学专有,而是属于现代生命基础科学,应该中医、西医联手,尽快获取封杀癌症致病因子复活的金钥匙,这将会是中国医学领先于世界医学之林的一个亮点。
  对中医药学持有微词,从西医学传入中国就已经产生,但中医药学已今非昔比。正像黄河一样,她是母亲河,也有不逊和咆哮的时刻,可她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漫漫长万里,虽然千折百徊,最后终究滔滔归流大海。   

                                                                                                          天津市精粹国医经验研究所主任医师张维耀 

上一篇:《素问·养生桩》一式、二式、三式

下一篇:三个到位 三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