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口干,不可忽视
日期:2015-08-07 作者:脾胃一科 刘建平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炎炎夏日,不少人感到口干、口渴,有人认为是出汗较多导致的。的确,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旺盛,血液循环较快,肌肤腠理开泄,出汗较多,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引起口干、口渴等症状。在生理情况下,及时补充水分后这些症状可明显缓解。但仍有一部分人在饮水后未见好转,或者虽口干,但根本不欲饮水,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
有些老年人出现口干后会想:自己是不是血糖升高了?的确,在临床中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会有口干的症状,尤其是夜间口干明显。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干燥综合症、慢性咽喉炎、呼吸窘迫综合症、肺结核、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等都可出现口干。还有一些口腔疾病,如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也可出现。
有人认为口干就是上火了,吃点泻火药就好了,其实不然,中医认为口干需分表、里、寒、热、虚、实,并可涉及肺、肾、脾、胃等多个脏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外感风热,其口干而饮水较多,可伴有发热恶风,多见于外感温热病初期;②胃火炽盛,其口干而喜冷饮,可伴有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发黄,舌红等症状;③阴虚,其口干而不多饮,伴颧红、盗汗、舌红少津等;④湿热,其口干而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⑤痰饮内停,其口干不喜饮,或喜热饮,但饮水不多,甚至口干不欲饮水,舌胖质淡苔润滑;⑥瘀血内停,其口干,仅欲漱水润口而不欲下咽,舌紫暗有淤斑或瘀点;⑦寒热错杂,口干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由此可见口干病机相对复杂,临床治疗仍需辨证论治。
夏季口干临床常见以下情况:胃火炽盛,口干欲饮者,可用菊花、金银花、淡竹叶代茶饮,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湿热内蕴,口干不欲多饮者,可用茵陈、佩兰、陈皮代茶饮,或服用薏米赤小豆粥,具有清热化湿的作用;阴虚口干不欲饮者,可用麦冬、玄参、五味子代茶饮,或服用银耳百合粥,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若口干明显,短期内未能缓解,并伴随其他不适感者,应到医院就诊,系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