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yh1122银河院内镜室成功为一名胃体粘膜下肿物患者实施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手术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好评,据悉此项手术在yh1122银河院尚属首例,弥补了yh1122银河院在该领域的空白。
患者张某某,男,77岁,半月前因胃脘不适来yh1122银河院就诊,行胃镜检查发现一胃体粘膜下肿物,直径约2.0cm,考虑为间质瘤,CT提示肿物大小约19.2mm,呈腔内、外生长,需全层切除,难度较大。2016年3月21日,在徐志峰主任带领的外科团队和高英雪主任带领的麻醉科团队强有力的支持下,阎晟玺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手术过程:术中找到病变后,用DAUL刀沿隆起边缘进行标记,然后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美蓝甘油果糖溶液使粘膜抬举,用DAUL刀沿病变切开粘膜及粘膜下层,显露瘤体,用DAUL刀、IT刀沿瘤体进行剥离,直至将浆膜层切开,用圈套器套住瘤体通以高频电流将之摘除,缺损胃壁用尼龙圈及止血夹进行缝合,切除瘤体取出,体外测量瘤体最大直径约2.6cm。手术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胃间质瘤是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是一种具有一定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过去,间质瘤常需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创伤大、恢复慢,近年来内镜下诊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发展使得间质瘤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是ESD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常常配合内镜下各种缝合技术进行消化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等的全层切除,该项技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EFR(ESD)作为消化内镜领域最尖端的技术之一,已成为衡量一家消化内镜中心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阎晟玺副主任医师曾进修于上海长海医院内镜中心,进修主要方向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包括内镜下全层切除术),熟练掌握了该技术的基本操作要领、适应症、禁忌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阎晟玺副主任医师3天前刚刚进行了一例直肠标准的ESD治疗(已出院),今天又完成了一例难度更高的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此例EFR是yh1122银河院首例,填补了yh1122银河院空白,也意味着yh1122银河院内镜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是yh1122银河院“提升综合救治能力”目标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