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活动

《健康有道》第242期:从饮食调理话秋冬养生

日期:2017-10-17    作者:孙中强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浊毒理论

中医认为,毒就是对人体的伤害因素,六气太过变为六淫,六淫引起人体发病,六淫就是“毒”;人吃的药物、食物,如果药不对证,或者食物变质,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种所谓的药,或者食物就是“毒”。

人体内有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内在、外在的各种原因,失去了其本来的特性,变成混浊、浓稠的物质,成了引起人体发病的物质,它就是“浊毒”。

因此说,“浊毒”既是外界的致病因素,也是体内的病理产物。

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类食品: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油炸淀粉);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腌制类食品: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易得溃疡和发炎。?

(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严重破坏维生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5)汽水可乐类食品: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6)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7)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8)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9)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10)烧烤类食品: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1只烤鸡腿=60支烟毒性;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何为正确的“吃”?

1、饮食要有规律:尽量做到定时进食

2、掌握进食的速度:细嚼慢咽

3、关注饮食的量:食宜七分饱

4、注意饮食的温度 大家都知道“进食要避免生冷”,殊不知“进食过烫”更可怕,与诸多消化道肿瘤相关,“趁热吃”中的热绝不是烫,而是约10-40℃的一个范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黄帝内经·灵枢·师传》

5、食物搭配要合理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处之“五”可理解为“丰富多样”,强调了进食多样化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6、避免饮食不当的刺激作用

戒酒限烟,慎常服浓茶、烈酒、咖啡、可可、可乐等。慎食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生葱、大蒜、咖喱、胡椒、花椒、芥末、丁香、醋及香料浓汤等,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辣椒、洋葱、蒜苔等

秋冬养生 — “食养”

根据季节物候的“四时”之论,“五行”之属,结合饮食的“四气五味”之说,共同作用于人体的五脏六腑,形成了yh1122银河国古代食疗养生观的重要理论———“四季饮食养生”。而究其根本,“食养”即通过“调和”饮食,达到人体与自然界的平衡关系。自《黄帝内经》开始历代医家与养生家均在其著作中强调饮食的四时之序。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秋 — 燥与躁 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日照时间减少,气温逐渐下降,由于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毛发脱落增多、汗水分泌减少、口苦咽干、皮肤干燥和皱纹增多等现象,易于疲倦。秋季情绪一般较焦躁,因而血压波动幅度较大。

2、秋 — 养肺 在这个季节,阳气渐渐收敛,空气干燥,如果养肺不当,就容易得肺结核、食物中毒、大肠杆菌肠炎、感冒、流行性脑炎等疾病,因此秋季重在养肺。要保护肺这个屏障,就要注意多补充水分。与春夏有别,这个季节要早睡早起,也不要一降温就加上最厚的衣服,到最冷的时候反而没有抗冻能力了。秋季气候宜人,这是一年四季当中锻炼身体的最好时期。

3、秋 — 饮食 而在饮食方面,根据“燥则润质”的原则,秋天的饮食结构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白色系”食物是秋天的养肺佳品。例如银耳、冬瓜汤、排骨汤、鱼汤等,都是滋阴润肺的一些饮食。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比如鸡肉、猪肉、牛肉以及川贝,也都是适合秋天吃的食品。脾胃虚弱者,勿吃生冷食物,否则容易引起秋泄。

4、秋 — 补水 秋季应该要多喝汤多补水。补水的方法通常包括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此外,喝一些应季的时令粥和煲一些汤水,如木瓜蜜枣猪骨汤、罗汉果煲瘦肉、银耳炖冰糖等,都能从内补水,而且是全身性的滋润;另外,喝点蜂蜜,吃点芝麻、银耳都很滋补。

5、秋 — 避生冷 秋季要多食温食。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体内滞毒,引起腹泻、痢疾等,老人小孩尤其要注意。

6、秋 — 避燥 此外,大鱼大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要少吃,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要注意新鲜程度,要选择新鲜的食物进行食用。同时在食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燥热的食物是要适量,防止燥热上火。

7、秋 — 回归节制 在这个季节里,要注意饮食要有所节制。饮食有制则益人,无节制则伤人。再秋季饮食保健中应注意饮食定时,让肠胃生理机能维持正常的活动,使其有序地进行消化,不至于紊乱或过劳;饮食定量,避免肠胃超负荷运动,以防损伤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较弱,更应定时定量的进食。

8、冬 — 发胖 冬季是最容易发胖的季节。人体在生理钟的支配之下,体型在一年四季中是有季节变化的,呈“冬胖夏瘦”的规律。在这个容易发胖的季节,三餐中应合理分配能量。一般来说早餐占全天热量的30%,中餐40%,晚餐30%,而且在晚餐后不吃甜食及干果类的零食,禁止晚餐暴饮暴食。

9、冬 — 热量要适当增加 冬季要保证热能的供给。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的膳食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羊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10、冬 — 蛋白质 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11、冬 —— 原则 在冬天,要避寒,注意饮食结构上热量的补充,多吃一些豆类,补充一些维生素。在冬季,羊肉、鸭肉以及黑米、芝麻、海藻、海带、紫菜等都是适合的食物。在这个季节,如果吃得太咸,会促进代谢而增加肾脏的工作量,因此要少咸为宜。针对老年人身体比较虚弱的,冬天则可以适量选择山药、茯苓、阿胶等物进补。

养生本质

yh1122银河们建议有腹痛、腹泻、便秘、纳差、早饱、进食梗阻等情况因及时检查,尤其是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贫血、黑便、便血等情况时需立即行胃肠镜检查,另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结肠腺瘤(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性增生)、术后残胃等癌前病变、胆囊术后、健康无症状50岁以上人群及有胃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定期行胃肠镜检查进行胃肠道肿瘤的筛查。

所以“养生”≠ “营养饮食”+“健身运动”+“情志情调”;“养生”=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情志舒畅”+“定期查体”。

上一篇:《健康有道》第241期:冲击波治疗骨肌疾病

下一篇:《健康有道》第243期:养生与站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