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要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协同作用。受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托,第一届中医适宜技术临床麻醉应用培训班开幕式在河北省中医院顺利举办。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处处长高庆丰,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登洲,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戴明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王秀丽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高金贵主任出席了此次培训班开幕式,培训教师及培训班学员参加。
会上,河北省中医院郭登洲院长对百忙之中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肯定了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医院中医药工作及围术期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做了简要汇报,表示要以医院中医药优势不断发展扩大中医药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高庆丰处长对此次培训班的深远意义进行了充分肯定,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围术期在河北省乃至全国趋于前列,中医理论注重整体内环境改变,针对麻醉用药及手术创伤可能干扰、损坏气血运行的病理变化,采用中医药结合其他疗法进行术前补气血、固阴阳,引领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失衡,达到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的目的。省中医药管理局将以省中医院为依托,不断发展扩大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造福患者。
戴启明秘书长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医适宜技术在西医医院的应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王秀丽主任代表西医医院发言,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尚属全国前列,可以极大的维护患者围术期安全,中医药技术应用于患者几乎无副作用,更有利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
此次培训班开幕式由河北省中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郝魏主任主持,中医学在麻醉领域有过令人骄傲的记载和传说:从1800年前华佗的麻沸散到针刺麻醉,中医学在麻醉与镇痛领域的研究与发现可以说源远流长。现代麻醉学与传统中医麻醉的结合,可以稳定患者的气血,让其稳定运行,患者的脏腑功能得到恢复,实现预防治疗术后并发症;中医针灸麻醉应用于术中,利用其镇静、镇痛、减少全麻药用量,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器官保护、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等作用,促进术后机体康复。
开幕式在一片热烈和期许中结束,学员后续将进入手术室、疼痛门诊等科室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这些来自西医医院的麻醉大夫能学有所成,将祖国医学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福泽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