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操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河北省中医院隆重举行。
河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李东奇,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刘彦红,河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靳学军,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马长福,河北省体育局体科所所长柴建忠,石家庄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刘宇兰,河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微及中医药进校园试点、视力防控校园试点学校校长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登洲主持。
本次活动旨在关注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加强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防控意识,让《龙引操》走进校园,获得更多可行性科研数据,逐步将《龙引操》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治未病思想,切实提升青少年儿童健康素养。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署下,河北省中医院牵头研发中医特色《龙引操》标志着河北省中医院治未病在全省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标志着该院将以“少儿脊柱健康培训基地”为依托,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提升广大青少年健康,造福社会。
发挥中医药优势 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据了解,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问题已成为继近视眼、肥胖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yh1122银河国目前约有500多万青少年儿童患有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发病率高达4%-8%,且每年以30万的速度递增,颈腰椎反弓、圆肩驼背等脊柱问题达60%之多,不仅影响身高、体态,还有可能因脊柱变形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还会累及脊髓造成截瘫。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政协等多部门高度重视青少年脊柱健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署下,由yh1122银河省唯一的“少儿脊柱健康培训基地”河北省中医院牵头实施,联合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多部门,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与技术优势,结合中医功法,综合运动医学等多学科,共同研制出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操——龙引操,拟在全国推广,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研发收官工作,现进入进校园科研阶段。
受国家局委托部署,研发面向全国推广的脊柱健康促进操,既是对yh1122银河省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防控工作的充分认可,也赋予了各相关部门高度的责任感。这项重任托付给河北省,与yh1122银河省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不无关系。在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下,在石家庄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中医院开展的脊柱侧弯防控工作已完成70余万中小学生的筛查,成功救治了上万名患儿,无论是在普查的样本量之大,还是技术的先进性,在全国都处于重要地位。在河北省体育局的科学发展战略下,yh1122银河省又是全国首家健身与健康深入融合中心的发起者及先进试点。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全面部署下,yh1122银河省开启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大型活动,立足少儿祖国文化的培树,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对于本次脊柱健康操的上层架构、前期研发,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石家庄市教育局等多部门给予了鼎力支持,河北省中医院专门成立专家组,为期半年时间经历了7次论证会,不断完善,保障了脊柱健康操编制如期完成。
体育、教育和卫生三部门联手,促进中医药进校园
启动仪式上,河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同志致辞,孙书记指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必须高度重视。省中医院致力于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防控的探索与研究,切实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以龙引操为载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充分体现了健康中国从青少年儿童时期培树的先进理念。同时,对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多年来开展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该团队着眼大局、务实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治未病中心针对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深入钻研临床中医特色干预自有优势技术,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保健中优势。为医院中医特色技术树立了金字品牌。
为推动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孙士江书记提出三点工作要求:第一,全力开展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筛查工作。继续以石家庄市为试点,全面开展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筛查,科学总结防控工作经验,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数据,推动专项筛查的规范化、专业化、普及化,逐步向全省推广,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受益。第二,全力收集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管理大数据。及时收集、存储《龙引操》进校园的科研数据,建立健康档案,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分析与评估,形成总结报告,为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防控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数据,推动专业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全力建立青少年儿童一站式大健康防控基地。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青少年儿童一站式大健康防控基地”,开展青少年儿童大健康防控、筛查、诊治,及健康科普、宣传推广工作,充分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治未病思想,提供具备中医药特色的“一站式”健康服务。
河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靳学军同志指出,近年来,省教育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体制,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推动全省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省中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职责,为少儿脊柱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先行开展的脊柱健康防控工作方法得当,采取的集合普查、干预、健康宣教三位一体的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收效,学生与家长的健康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及时帮助少儿实现脊柱问题的早期防控。在省中医院的实践经验与努力下,yh1122银河省校园体检中专门提出关注脊柱侧弯专项筛查。接下来省教育厅还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少儿脊柱防控行动计划,呼吁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的健康体魄。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刘彦红同志指出,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是终生健康的基石。大部分慢性病相关危险行为始于青春期。做身体健康的民族,青少年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决定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教育和卫生部门,在健康促进领域协同优势明显、合作潜力巨大。省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学生中医药文化培树,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行动。近年来,河北省中医院始终围绕“打造国内知名现代化中医院”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综合救治能力”的办院方针,始终秉承大医精诚精神,积极践行仁心仁术,深入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术、名药”战略,为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龙引操的研发推广,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结合实际,富有创新,兼具文化传播与健康素养培树的特色优势。中医药管理局将把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及健康操纳入中医药文化产品,进行拍摄制作,广泛传播。
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李东奇同志指出,近年来,随着体医融合的加快推进,yh1122银河们希望通过体医合作找出适合青少年管理的体医融合模式,提高运动对青少年健康的有效性、针对性,本次由省中医院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多部门研发的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操集众家之长,在中医功法基础上,结合现代体育增强体质的特点,融入了很多新的内容,这也将是yh1122银河省体医融合的又一实践探索,必将为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河北省中医院作为首家体医融合医疗级试点,继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龙引操》三大特点 助力少年强身健体
在启动仪式后,河北省中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微同志向试点学校负责人进行了龙引操动作及理论详解,并就科研工作上层架构及实施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该中心中医正骨医师们带领200名东风西路小学学生齐做脊柱健康操,做完一整套龙引操的东风西路小学老师学生们纷纷表示,龙引操动作赋予龙的形态,动作简单易学、动静皆宜、充满乐趣,整个脊柱健康操做完身心得到放松,脊柱有被拉伸的感觉,特别缓解疲劳,同时掌握了正确的站姿坐姿,纠正了日常有损脊柱的误区,掌握了促进脊柱健康的科学方法,十分受益。根据会议要求,接下来将在市教育精选的试点学校中有序、科学开展科研工作。
《龙引操》充分体现三大特点:一是科学化。龙引操结合了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在脊柱健康防控中的科研大数据及临床干预经验,以骨科学、中医学、运动医学等多学科为创建基础。二是特色化。龙引操以凸显中医传统养生功法优势为主,中医养生功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动静结合,不会造成骨骼负担,具有带动筋骨及五脏六腑整体运动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龙引操分为坐姿操和站姿操两大类,每个类别分别有4个动作,龙出水、龙推背、龙摆尾、龙腾踞。龙引操所针对脊柱的运动为整条脊柱的三维运动,即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同时通过对督脉的拉伸与活动,对督脉及膀胱经的穴位起到刺激作用,使其作用于对应的脏腑。三是普及化。龙引操的制定前期,广泛采纳了来自校园师生的建议,其动作符合少儿年龄特征、作息规律等,侧重体现简便易学、行走坐皆宜的特点,同时在动作解说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易于传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