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知识

学会这一招,关键时刻能救孩子一命

日期:2021-08-03    作者:儿童康复科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孩子有这种表现

有可能是

被“异物卡喉”了



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可能自己不会表达出来这时就需要家长来进行判断。

1.异物进入期

患儿多于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嘶、紫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安静期

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而出现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使诊断易于疏忽。

3.刺激或炎症期

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异物在气道内存留越久,反应也就越重。初起为刺激性咳嗽,继而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黏膜肿胀,而出现持续性咳嗽、肺不张或肺气肿的症状。

4.并发症期

异物可嵌顿在一侧支气管内,久之,被肉芽或纤维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易引起继发感染。

长时间的气管异物,有类似化脓性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咳痰带血、肺不张或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和缺氧。

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可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

这个动作很危险

幼儿和儿童当中都有“异物卡喉”的意外发生,但异物种类和情况不同。

1-3岁幼儿,比较多见的是坚果类异物呛进气管。常在孩子吃东西或嘴含小东西玩耍时,突然哭、笑、说话、摔倒等情况下发生。

大龄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异物卡喉”,异物种类多样,如笔帽、贴画、玻璃球、金属链等等,一般是含在嘴里玩儿,嬉戏打闹或突然受到刺激时猛吸气呛入气道,抢救不及时,重则丧命,轻则造成气道损伤。

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养成口含小物件玩耍的习惯否则容易造成窒息的危险

发生“异物卡喉”怎么办?

一旦发生意外及时、正确的施救有时可以救人一命所以掌握一些“异物卡喉”急救知识很有必要。

海姆立克急救法快学起来





孩子发生异物卡喉

这些做法都是错的

误区1:让孩子吃一口饭团,将异物带下去。

这个方法绝对不可取。因为这样,异物有可能被饭团挤入咽部更深的地方,增加取出的困难。如果异物卡在食道内则更加危险。

       误区2:多喝几口醋可以使异物软化。

多喝几口醋对于异物的软化无意义。因为yh1122银河们所喝的醋不可能在咽部停留很长时间,也就不可能将异物泡软化。而且,醋喝多了还会对胃产生刺激,会引起胃部不适。


预防异物卡喉的发生这些要做到

1、预防为主,加强看护婴幼儿,避免类似意外发生。

2、3岁以下小儿不要给瓜子、花生、豆类等硬食物或带壳食物。

3、孩子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让其大笑、哭闹、讲话、奔走或受到惊吓。

4、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

5、不可在刚会爬或刚会走的婴幼儿周围放置小物件,以免抓到放入口中。

6、婴幼儿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如发现幼儿口内含有细小物品时,应劝说或诱导其吐出,家长千万不要急着强行取出。



上一篇:省中治未病|关于脊柱侧弯的认知误区,作为家长你踩雷了吗?

下一篇:名医说胎记:多次激光没效果的胎记,还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