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脾胃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现在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脾胃病更成为多发病。中医调理脾胃病除了口服中药汤剂之外,还有很多中医特色疗法,可以缓解yh1122银河们常常遇到的胃痛、胃胀、胃酸、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特开设《脾胃之友》专栏,分期介绍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一二三科的特色技术与服务范围,解答您相关问题,方便您看病就医。
编者按:
老年人便秘非常常见,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属于中医 “脾约”“便秘”等范畴。老年人经常便秘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诱发或加重痔疮,导致直肠脱垂,形成“粪石性”肠梗阻,结肠黑变病等,甚至因便秘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
本期由脾胃病二科白海燕主任为您讲解老年性便秘中医疗法。
脾胃病二科 白海燕主任
老年性便秘属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难,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其中至少近 3 个月有症状,且至少四分之一的排便情况符合下列 2 项或 2 项以上:排便费力感、干球粪或硬粪、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甚至需手法辅助排便、且每周排便少于 3 次。
老年人慢性便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临床上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便秘类型,分为4型:
01慢传输型便秘:特点是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另外还有老年人还涉及药物相关性便秘:常用的可引起或加重便秘的药物有阿片类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抗震颤麻痹药、神经节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含碳酸钙或氢氧化铝的抗酸剂、铋剂、铁剂、钙拮抗剂、利尿剂及某些抗菌药物等。
方药:枳实导滞丸或麻子仁丸;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增液通腑。
方药:增液汤承气汤合四逆散。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方药:黄芪汤。若气虚下陷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扬;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者,可用大补元煎。
总之,老年人多正气亏虚,临证治疗应兼顾脾肾同调,滋阴润肠,益气养血,用药也不可过于滋腻,恐碍脾胃运化。通腑尽量少用峻下之品,应以滋阴润肠为主,不可一味攻下,反致气血津液更虚,加重便秘。
1.饮食调护:合理膳食,适当增加促进肠蠕动的粗纤维食物,如黑面包、燕麦片、菠菜、芹菜、萝卜、菌类、木耳、海带等,白天尽量多饮水,避免烈酒、浓茶、咖啡 、韭菜、蒜、辣椒等刺激食物,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适量饮用蜂蜜水。
2.运动按摩:户外散步或室内慢走 20〜30分钟/天;每天平卧或坐位时进行腹式呼吸运动6 〜8次 ;适当配合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嘱患者自然放松,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患者脐周10cm范围内沿顺时针方向按摩10〜15 mi n/次 ,每日早晚各1次);按摩足底(每晚睡前用拇指指腹按摩足底中下部结肠反射区,刺激肠蠕动)。
3.情志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提高老年患者对便秘的认知水平,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便秘是可防可治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睡眠及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便秘,对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