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脑膜瘤,定义为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帽(cap)”细胞,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脑膜瘤的发生率(约15/100,000/每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更有可能发生在女性身上。最常见的脑膜瘤位置在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和蝶骨,占90%起源于幕上区(the supratentorial compartment)。多发脑膜瘤可因暴露于以前的放射治疗或神经纤维瘤病2型。
脑膜瘤的分级是基于WHO2016年分类,而良性占肿瘤的大约90%,不典型的(WHOII级)和间变性(WHOIII级)占剩余的部分。虽然良性脑膜瘤通常边界清楚,由于侵袭邻近的硬脑膜,大脑和骨骼,它们在生物学上可能表现出更具进袭性(aggressive)的行为,导致复发风险增加。
外科切除术的Simpson分类仍然是估计肿瘤切除的程度和它的起源的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耐受开颅手术及其带来的相关风险,伽玛刀治疗就提供了手术之外的这样一种选择机会。
病史: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22-05-25突发头晕,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急诊送往魏县中医院,查头颅CT平扫+增强扫描示:右侧额部颅板下半圆形稍高密度影伴水肿,考虑:脑膜瘤,必要时MRI进一步检查。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意识恢复,症状好转出院。于2022年6月6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颅MR增强扫描提示:右顶脑膜瘤;两侧大脑皮层下点状缺血灶;脑白质变性。
患者于2022年6月28日于河北省中医院行伽玛刀治疗,2024年02.06于河北省中医院复查头颅核磁。
医者寄语: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疗效被认为是由于肿瘤细胞复制能力的丧失和血管透明样变的共同作用导致纤维化和坏死而引起的。当评估伽玛刀治疗后WHO I级脑膜瘤患者的病理标本时,增强区域表现为:炎症、脱髓鞘、和囊性变。缺乏增强的活组织区域显示有凝固性坏死、水肿、血管病变和反应性星形细胞增生(astrocytosis)。
对于良性脑膜瘤,在大多数研究中,伽玛刀治疗后的长期控制率超过90%,是除了手术外很好的另一种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