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发生在妊娠期可引起死胎、流产或早产;发生在新生儿常表现为贫血、黄疸,严重的会导致肝脾肿大、心力衰竭,胆红素脑病为其最严重的并发症。
宝宝为什么会发病?
宝宝的血型抗原遗传于父亲和母亲。如果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清中存在针对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相应抗体,该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循环体内,和宝宝的血型抗原结合后产生免疫反应,攻击破坏宝宝的红细胞,从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哪些宝宝易患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溶血最常见,ABO系统以外的以Rh溶血为主,但相对较少见。
ABO溶血病:常发生在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如果母亲为AB或新生儿为O型则不会发生ABO溶血。A型或B型母亲仅少数发生。40%~50%的ABO溶血发生在第一胎。但在母子血型不合中,仅有不到1/5会发病。多数病情较轻,以黄疸为主,其他表现不明显。易被视为生理性黄疸而漏诊。
Rh溶血病:一般发生在母亲为RhD阴性,新生儿为RhD阳性。常从第二胎开始发病。若RhD阴性的母亲既往已输过RhD阳性血或有过流产、死胎,第一胎也可以发病。RhD血型不合仅1/20会发病。一旦发病病情往往较重,严重的需要换血治疗。
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所有孕妇在8~12周建档时应常规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存在以下高危因素时,应进行抗体筛查和抗体效价检测:
①Rh阴性孕妇
②孕妇血型为O型、配偶血型为非O型
③有不良妊娠史、输血史及新生儿溶血病史的备孕女性及孕妇
若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需定期监测抗体效价,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必要时予以治疗。
如何确诊新生儿溶血病?
首先要查血型鉴定(ABO、Rh系统)证实是否存在血型不合;
其次是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胆红素检测,确定有无溶血、贫血的存在;
最后是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也是确诊的“金标准”,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和游离试验三项检测。
一旦确诊存在溶血应积极的给与患儿治疗。
作者简介
胡小艳
主管技师/执业医师 共产党员 硕士在读
河北省中医院检验中心ISO15189内审员,长期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及输血医学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