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先后有10多个“国字号”医疗品牌落户河北省中医院,这些品牌不仅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增强了患者就医获得感。那么这些“国字号”建设的成果是什么,这些成果怎样增强患者获得感?特开办“探秘国字号”专栏,为您揭开河北省中医院国字号背后的神秘面纱。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遴选确定了107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8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其中,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等六个科室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今天为您推介的是河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
一、专科及各亚专科业务发展方向、创新措施。
本专科成立于2008年,为省内最早成立的专业科室之一,是河北省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推进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点名表扬先进模式科室;全国十大公益之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城市癌症防控定点;国内首家体医融合医疗级试点;省政府民生工程牵头实施单位;省委编制办挂牌“河北省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中心”;石家庄市中医药进校园学习实践基地。
科室现拥有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全国青年岐黄学者1名,河北省名中医1名,河北省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名。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预防保健中的现实问题,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跟国家及yh1122银河省中医药政策部署,依托青少儿特发脊柱侧弯防控模式,致力于“专科治未病”,开展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的临床与研究。优势项目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受到上级部门高度关注。努力将治未病模式实现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打造河北经验,探索健康中国落地生效现实途径,目前分化设置有6个亚专科,分别为慢性筋骨疼痛专科、脾胃调养专科、慢性疲劳干预专科、失眠干预专科、体重管理专科、血糖管理专科。
二、医院对专科发展的统筹支持情况
医院高度重视治未病学科发展,列为重点发展模块,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出台《重点专科管理实施办法》,在行政管理层设置健康管理部,负责开展全院治未病服务模式,并将体检中心、营养科与治未病中心整合,为治未病实现多学科一站式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医院给予资金大力支持高标准建设,占地5000平米,拥有齐全的中西医结合现代化诊疗设备、实现治未病信息化管理、提高专科科研能力,鼓励通过学历深造、进修等方式提高人才业务能力,并在绩效分配方面予以补助。
三、学术、学科带头人在本专科领域的主要管理经验、学术思想、行业影响力等。
刘启泉,首届全国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中华国医名师,燕赵国医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分会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委。
深研典籍,探微求源,长于内科,精于脾胃治未病,对脾胃治未病的诊治独有建树。独创“一降、二调、三结合”治疗体系,开创“通调五脏安脾胃”“通调脾胃安五脏”治疗模式。一是, 围绕医院“全院治未病”部署,开展“专科治未病”模式,并先行实施“脾胃治未病”,以脾胃治未病为指导,制定了中医药特色调养方案,将治未病理念和技术应用纳入执业医师诊疗行为,切实将关口前移,向以健康为中心迈进。二是作为药食同源研发首席专家,把脉全院药食同源研发质量,并围绕医院堪称镇院之宝的茵连和胃研发药食同源成果“八味和胃发酵膏”、“童欣然小儿健脾肾发酵膏”等,充分发挥了学术思想,进行分类分阶段的干预,切实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并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张微,健康管理部部长兼治未病科主任,副高,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十大科普人物,五四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省科协首批科技人才,兼任国家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膏方分会常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青少儿足脊康复专委会主委,河北省药膳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促进会治未病专委会副主委等。
张微主任投身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10余年,通过医教研管统筹推进,切实探索出健康中国落地生效的现实途径。
在治未病模式上,领先提出“三维治未病”服务模式,走出了治未病的新道路,服务流程上明确了多学科、一站式健康服务;服务人群上凸显了一老一小为主特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广模式上明确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网格化普及。
率先开展全院治未病工程,开展治未病下临床,纳入全院执业行为,切实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其中科室重点优势项目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被省委编办挂牌成立“河北省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中心”、荣膺省政府20项民生工程、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广项目、健康中国经典案例。
在教学方面,承担全省脊柱侧弯防控机构技术培训,在上级学院河北中医药大学探索开展健康管理专业教学等。
在科研方面,近年承担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专著1部,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含SCI),获省科技一等奖1项。
四、团队临床能力或技术水平、学术成就
治未病专科技术力量雄厚,可开展中医正骨、脏腑推拿、穴位埋线、小儿推拿、艾灸、产后和骨盆等中医特色干预项目和糖尿病早筛、脑卒中早筛、经颅多普勒、骨密度等现代诊疗项目。
科室成员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注重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中医药精髓,创新治未病领域,探索专科治未病,形成了日益完善的治未病诊疗体系。
在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筋骨疼痛、脾胃失调、便秘、慢性疲劳、失眠等优势病种诊治方面具有独特效果。同时熟练掌握营养代谢紊乱、心理干预、早诊早筛等多学科诊疗,保障科学化、系统化。
科室围绕“普查、干预、治疗、宣教”四位一体的模式,开展分类分阶段干预指导,保障临床科研数据支撑,切实深入探索预防保健系列干预技术,带动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治未病学科良性发展机制,提升团队临床能力及技术水平。
共培养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河北大工匠1名,石家庄市德艺双馨好医生1人,河北省名中医2名,河北省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