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知识

骨伤康复,这些基本内容需要您了解!

日期:2021-03-31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骨伤康复就是在骨折复位和固定基础上,针对骨关节功能障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以及矫形器等手段,以使骨关节损伤部位恢复最大功能,以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yh1122银河们当今时代的医学理念下是不对的,并不是骨折后一百天才可以动,在骨折术后早期就应该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什么时候该运动?什么时候该固定?在固定的时候应该预防哪些问题?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才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现代的骨科治疗理念已经不只是手术、药物等,由于骨科是针对四肢及脊柱等运动系统伤病的学科,仅仅停留在治病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结合针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促进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和预防关节僵硬,才能提高最后的功能障碍后期的手术效果。

1、骨折早期康复介入事半功倍


目的: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复位时,必须保证骨折端固定牢靠,使软组织在复位固定后立即进行最大限度的活动。

康复运动的指导:消除水肿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费最少的方法。

患肢抬高:肢体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水平。

物理因子治疗:温热疗法在功能训练前的的应用,可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瘢痕纤维组织有助于训练提高疗效;局部多光谱照射可促进钙质沉积与镇痛;超声波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合并周围神经损伤者可进行电刺激疗法等。

2、骨折中期康复有助快速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目的:消除残余的肿胀、软化和牵伸挛缩的纤维组织、最大限度地降低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指导辅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康复运动的指导:局部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牵张训练、逐步增加肌肉训练强度,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

物理因子治疗: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减少瘢痕黏连,减轻疼痛,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等作用。


3、骨折后期康复助力更高级的功能性活动

目的:患者肢体功能范围、肌肉力量均达到相应年龄组正常范围内;指导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患者恢复体育活动或更高级的功能性活动。

康复运动的指导:消除残余的纤维组织挛缩问题,增强肌力、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特需活动训练等。

物理因子治疗: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发生、减少瘢痕黏连,减轻疼痛,促进骨架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等作用。


适应人群:

①各种骨折经妥善复位、固定处理后均应及时开始康复治疗。

②骨折愈合延迟针对其原因进行必要的骨科处理时,再通过康复锻炼再给骨骼一定的应力刺激,从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③骨折后由于严重的关节周围粘连需行关节松动术的患者,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禁忌证:

①骨折与脱位尚未妥善处理,骨折部位出现骨化性肌炎时,应暂缓功能锻炼。

②骨折部位有炎症、关节内血肿、伤口局部有异物,或存在病理性骨折时,禁止进行功能锻炼。

图片






图片



上一篇:仲春一捧金 ——自制川贝枇杷膏

下一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16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