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肢”散寒
杏林春暖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读着王安石《初夏即事》里的诗,感受着慢慢靠近的夏天,你是不是周身也泛起一股暖意呢?但即使是在炎炎夏日,“畏寒、肢冷”依然困扰着许多人,不敢吹风,不能受凉,手足不温……冬天如此,夏天亦如此。
那么“畏寒、肢冷”的原因是什么呢?
畏寒、肢冷是身体受到外在寒邪侵袭,或自身阳虚阴盛、机体功能失调所造成。《黄帝内经》中《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那么,怎样改善“畏寒、肢冷”的情况呢?让yh1122银河带大家走进河北省中医院骨伤三科,用中医特色治疗来温“肢”散寒。
1.火龙灸
火龙灸可从多方面调动机体机能,祛除病邪,尤其是寒症、虚证。高温能选择性的抑制杀灭病气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生姜、药物、艾绒、经络、腧穴综合作用达到温肾壮阳、补精益髓、行气活血、祛寒除湿、温络止痛的功效。
2.固元灸
3.中药泡脚
中药包中包含多种药材,每一种药材在发挥自身功效的同时,又很好的与药包中其他药材相辅相成,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通脉,为君;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散寒,芍药缓急养血和营,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助桂枝温经,延胡索可行血中之气亦能行气中之血,破散瘀结,为臣;川芎、香附为血中之气药,其性走窜宣散,通行十二经脉,引血通行于四肢末节,通草入经温经通脉以畅血行,牛膝清热活血引血下行注于下肢,秦艽通上下祛风湿清热活血防诸药过热,为佐。)此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4.手指点穴
也可对足三里、关元、腰阳关、命门、气海、申脉等穴位进行手指点穴。其中气海穴乃生气之海,一穴暖全身;命门为“生命之火的出入门”,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
温“肢”散寒,杏林春暖。
无论春夏与秋冬,无论严寒与酷暑,让“畏寒、肢冷”飘然远去,河北省中医院骨三科为您留下四季的温暖和煦。
科室简介
骨三科是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是以中医正骨手法为特色治疗骨科临床常见疾病,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
科室在继承与传扬中医正骨特色疗法时,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筋骨并重”为指导理念,通过正骨手法达到“骨正筋柔”、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该手法疗效立竿见影、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
从科室成立到现在,患者之间口口相传,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前来就诊,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