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
药茶是指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液体饮料。药茶在广义上还包括不含茶叶,进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和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
药茶的起源
药茶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相关记载。梁代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直至明朝时期的《本草纲目》中进一步列述了关于药茶的配伍。进入清朝时期之后,茶疗之风盛行,并成为了清宫医学的重要组成。
如今,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药茶的种类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扩充。如:枸杞茶、红糖姜茶、天中茶、午时茶、减肥茶、甘露茶等,都是yh1122银河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药茶方剂。随着中国药文化推入国际市场,药茶更是在日本、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地区盛行起来,可见药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
药茶饮用方法
药茶的饮用方法主要有泡、煎、调三种。
泡:取花类或切成薄片,捣碎,或制成粗末的茶方,或袋泡茶、块茶。取适量放置茶杯中,将煮沸的开水沏入,再用盖子盖好,焖15~30分钟,即可以饮用,以味淡为度。
调:有的茶药方为药粉,可加入少量的白开水调成糊状服用,如八仙茶等。
煎:指一部分复方药茶,药味多,茶杯内泡不下,而且,有一部分厚味药、滋补药的药味不易泡出,自然减少茶方药效。所以,须将复方药茶共制成粗末,用砂锅煎药汁,加水煎2—3次,合并煎液过滤,装入保温瓶中,代茶频频饮用。
药茶饮用时间
饮用药茶时间的选择,应根据药茶性质和疾病状况而定。
发汗解表类:宜温饮顿服,不拘时间,病除为止,发汗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虚脱。
补中益气类:宜在饭前服用,使之充分吸收.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茶,应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泻下润肠类:宜早晨空腹服用,使之充分吸收,并能观察服药后大便的次数,色质等。
养心安神类:宜在晚上临睡前服用。
养生保健类:应有定时饮用的规律,做到经常化和持久化。
防疫预防类:应根据流行病的辨证,遵医嘱使用。
此外,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茶,应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反应。的起源
药茶的应用
药茶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应用,大多中医证型都有可以相对应的药茶可供选择。
温里散寒类
【干姜茶】
配伍:干姜10克、红茶3克。
制法:取干姜的煎煮液250毫升,加入红茶泡茶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主治:心腹冷痛,寒饮咳喘,风湿寒痹,阳虚出血等。
【姜枣茶】
配伍:生姜10克、大枣25克、红糖5克。
制法:生姜切片,大枣去核切碎,加入红糖,共同熬煮15分钟即成。
功效:散寒解表,健脾和胃,补气养血。
主治:畏寒肢冷,宫寒痛经,血虚气短乏力等。
【葱豉茶】
配伍:葱白10根、淡豆豉18克。
制法:将葱白和豆豉共同捣烂置保温瓶中,沸水冲泡,频饮。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或伴咽痛咳嗽等。
清热解毒类
【金银花茶】
配伍:金银花5克,绿茶3克。
制法:两者混合,共同用沸水冲泡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
【翘英茶】
配伍:连翘5g、蒲公英3g、川贝母3g、茉莉花茶3g。
制法:将前三味药煮沸5分钟后加入茉莉花茶,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乳痈,肺痈,痰热咳嗽等。
【冬凌草茶】
配伍:冬凌草15克。
制法:将冬凌草煎煮15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咽喉肿痛,癥瘕痞块,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补益类
【西洋参茶】
配伍:西洋参5克,枸杞3克。
制法:两者共同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主治:气阴亏虚,内热消渴,虚热烦倦等。
【人参茶】
配伍:人参叶6克。
制法:加入沸水中冲泡,或煎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主治:体虚所致的身倦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
【麦冬茶】
配伍:麦冬10克、玉竹3克。
制法:二者共同煎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心烦失眠等。
化痰止咳类
【杏仁茶】
配伍:南杏仁10克,苦杏仁3克,花生、芝麻各适量。
制法:所有原料捣碎后同煎,煮沸5分钟,滤渣取茶饮。
功效:降气平喘,润肠通便,美容养颜。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
【桔梗甘草茶】
配伍:桔梗5克,甘草3克。
制法:两者混合后,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主治:咽痛音哑,咳嗽痰多等。
【枇杷川贝茶】
配伍:蜜枇杷叶5克,川贝3克,冰糖适量。
制法:川贝捣碎,加入蜜枇杷叶共煎10分钟,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润肺。
主治:肺热咳嗽,干咳少痰,气逆咳喘等。
降脂降压类
【菊花决明茶】
配伍:菊花5克,生决明子3克。
制法:将两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功效:疏风散热,明目降压。
主治:风热上攻和高血压所致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头痛眩晕等。
【绞股蓝茶】
配伍:绞股蓝10克。
制法:绞股蓝入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
功效:降脂降压,健脾养心。
主治:此茶对高血糖、高血脂症、高血压症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罗布麻茶】
配伍:罗布麻6克。
制法:加入沸水中冲泡即成,代茶饮。
功效:平肝安神,平衡血压,辅助降脂,润肠通便。
主治:高血压所致眩晕、心悸、失眠等。
药
茶
禁
忌
临床饮用药茶,为了确保安全有效,除了注意中药的“十九畏”、“十八反”和妊娠禁忌外,还应注意服药的“忌口”。如服解表药,宜禁生冷、酸食;服止咳平喘药,宜禁食鱼虾之类食品;服清热解毒药宜禁食油腻辛辣、腥臭食品;服理气消胀药,宜禁豆类、白薯等。
因部分药茶配伍有茶叶,因此还需弄清“茶忌”:一忌烫茶伤人,二忌冷茶滞寒聚痰,三忌胃寒者饮过量浓茶,四忌哺乳妇女饮浓茶,五忌冠心病者饮过量浓茶,六忌服用阿司匹林后喝茶,七忌茶水服药,八忌空腹饮茶冲淡胃液,妨碍消化,九忌饮过夜茶,伤脾胃,使人消瘦无力,十忌饮用发霉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