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以后,当每月如期而至的月经不再规律时,或许意味着“更年来了”。更年期是生育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是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要面对的一段自然生理过程。这一阶段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及缺乏、器官的老化、心理与周边因素共同的作用,导致种种更年期症状。潮热、出汗、失眠、月经失调、头晕、心悸、烦躁、易怒、焦虑、抑郁、乏力、耳鸣、血压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及肌肉关节疼痛等诸多症状,可以说是“百变更年”。有人认为没有潮热出汗及失眠就没有更年期,其实是不太恰当的。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细节”需注意。
一
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健康生活方式是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的基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控烟限酒,选择适合自身的健身运动并坚持经常,保持适宜体重。经常的抗阻运动还能减少骨量和肌肉量的流失,预防骨质疏松,减少跌倒及骨折的风险。
二
更年期身体不适别硬抗
伴随更年期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可以是1年,也可能会长达10年甚至更长。因此,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忍得了一时忍不了几年,在忍的过程中不仅生活质量降低,还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漏诊,正确的做法是找医生帮忙。比如更年期女性有胸闷心悸的症状时,要先去心内科排除器质性的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再考虑是否由于更年期所引起的。
三
完成避孕使命的宫内节育器—记着取掉
育龄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目的是为了避孕,绝经后不需要避孕,宫内节育器就没必要保留了。另外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候,医生是根据子宫腔大小放入相应型号的节育器,绝经以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宫腔缩小、宫颈变紧,而宫内节育器却不会变小,若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宫内节育器嵌顿甚至穿透子宫壁出现一些其它风险。因此一般来说,更年期女性如果半年无月经来潮,评估后适时取出宫内节育器。
四
警惕更年期异常阴道出血
围绝经期女性若出现经期延长、阴道大量出血尤其超过平时月经量的出血、或是出血淋漓不断,应及时就医。造成这一年龄段女性出血的原因很多,有性生活的女性首先要排除妊娠,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宫颈恶性肿瘤等均可导致出血。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重视。总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综合规范诊治,以免赔误病情。
五
更年后需重视体检,妇科体检也不容忽视
进入更年期后,除了注意血糖、血脂、血压的问题,还要注意子宫颈癌筛查(TCT、HPV)、妇科超声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重视定期体检,做到肿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六
您有尴尬的“漏尿”吗?
绝经、长期慢性咳嗽、妊娠及便秘等因素会对盆底肌功能的造成损伤,导致漏尿、盆腔脏器脱垂等,可能会导致“漏尿”(比如大笑或打喷嚏时漏尿)。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一定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Kegel运动注意:1: 收缩会阴及肛门;2: 腹肌不能用力;3: 大腿内侧肌肉不能用力;4:运动前排空膀胱。具体动作要点如下: 收缩会阴及肛门,每次收缩时间不少于3秒,每天150次左右。
七
警惕更年期抑郁状态、抑郁症
相比更年期的烦躁易怒而言,抑郁症隐藏比较深,不易被发觉,但会影响人的感觉、思维和行为,并可能导致各种情绪和身体问题。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等,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八
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导致脆性骨折的重要原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引起绝经后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均衡饮食、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适量运动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药物治疗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法宝。
绝经后体内没有雌激素的保护,女性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同时这一时期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的萌芽期,也是某些肿瘤的高发期,因此能否科学管理并安然度过更年期,会影响后续30-40年的健康。
专家简介
河北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更年期分会常委,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妇科内分泌与生育力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委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北京妇产学会第二届理事,老年医学妇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首届更年期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