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yh1122银河省多地经历暴雨,面临洪涝灾害的威胁,“溺水”是洪涝灾情期间非常容易出现的情况,也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急救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2021年,在河南省郑州、新乡等多地陆续出现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后,yh1122银河院全国名中医梅建强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刘清泉教授共同主编《洪涝灾害疾病中医药防治手册》一书,从洪涝灾害后急救与疾病预防、常见疾病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洪涝灾害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
一、评估现场安全,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帮助溺水者脱离水体
洪涝灾害期间,水下情况复杂,盲目下水,可能造成进一步伤亡。因此施救者应该在通知专业救援队伍之后,利用附近船只、可漂浮物体和可及的救生圈、竹竿、树枝、绳索等救生装备进行救援。对被卷入离岸流的个体,应该指导其向与水岸平行的方向移动,对于水下情况相对简单,可在充分利用救生装备的基础上,考虑(但仍不推荐)直接下水,游泳至溺水者处,安全接近溺水者,从其背侧实施救援,避免被其抓抱而产生意外。
所有施救者必须明确一点,自身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入水后游到溺水者面前3~5米,先大口吸气,然后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万一被溺水者缠住,应设法摆脱。摆脱方法:深吸一口气憋住呼吸,把溺水者压下水底;溺水者此时为了吸气,必定踩于施救者肩上,可趁此机会,顶住溺水者数秒,使其头部露出水面,顺畅换气。因为水情不同,水下可能有很多未知因素,目前不推荐非专业人员下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不推荐头部扎水跳水。应尽可能采用岸上救助法。
二、帮助溺水者脱离水体后,正确实施急救
对清醒的溺水者,在脱离水体后,需要监测病情,注意保温。对失去意识或者意识不清的溺水者,应迅速判断呼吸和循环征象(脉搏、肢体活动、发声等),若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应该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实施心肺复苏(按压、通气以及电除颤),直至患者恢复心跳(清醒、出现自主动作等)。即使不具备心肺复苏技能,也要尽己所能,积极救治,即使只是一些听过的急救方法,如背着行走、颠簸溺水者等,也均可尝试,用于溺水者的救治。对于溺水后心搏骤停的患者来说,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只要积极救治,使心脏恢复跳动的概率,都会比完全放任、等待、无所作为大得多。如果条件允许,对于明确溺水的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到医院进一步常规观察、诊疗,防止潜在或后续损害的发生。
三、溺水自救
01水中自救当人落水之后或发生淹溺时,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全身放松,除去身上重物,保存更多的体力。如果身体沉入水中,落水者应立即采取如下动作:双臂掌心向下,从身体两侧类似鸟类飞翔动作,顺势向下划水,同时双足类似爬楼梯动作,用力交替向下蹬水;当身体上浮时,应冷静地采取头向后仰、面向上方的姿势,争取先将口鼻露出水面;一经露出水面,立即呼吸,此时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自己的身体浮于水面;同时踩水,避免身体再次下沉。如果淹溺发生在游泳池深水区域,或底部坚硬的水域及河床,落水者可在触底时用脚蹬地,以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坚持到救援人员到达施救。如果淹溺发生时,被水草或水下杂物缠住,应深吸气后屏气,再潜人水中,同时用双手慢慢解脱杂物缠绕。此时切忌挣扎,以减少身体耗氧量,延长水下耐受时间。发生呛水时,应保持冷静,克制咳嗽感,先在水面上闭气,静卧片刻,再将头抬出水面,边咳嗽边调整呼吸动作,待气管内的水排干净后,呼吸就会恢复正常。
02肌肉痉挛性收缩自救肌肉痉挛性收缩俗称“抽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情况,较为常见,原因多为水温较低、过度疲劳、过度呼吸等;常发生部位为腓肠肌,手指、足趾、大腿、上臂等处也时有发生。应依据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自救:①腓肠肌或足趾。紧握患肢足趾,并用力向上拉,使发生痉挛的下肢伸直,并用另一侧下肢踩水,一侧上肢划水,帮助身体上浮。②大腿。使肌肉痉挛性收缩的大腿弯曲。③腹直肌。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处抽筋,弯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
03遇漩涡时自救漩涡通常是在流速较快的水流遇到障碍物时产生的,通常位于障碍物下游。故接近障碍物(如水坝、河道突然变窄等)时,应尽量远离障碍物;如果已经接近漩涡,应立刻放平身体,俯卧浮于水面上,沿着漩涡边,用爬泳的方法,借力顺势快速摆脱漩涡,身体必须平卧在水面上,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如果不慎已经进入漩涡,并被拽入水下,则应立即屏气,然后尽量蜷缩身体,双手抱头,尽可能避免要害部位撞在障碍物上;当旋转解除后,立即在水下睁眼观察周围情况,并迅速划水,使自己上浮。
04汽车内淹溺自救
汽车内淹溺时有发生,最重要的自救策略是寻找正确的自救方法,避免被困;并第一时间拨打救援电话,报告自己的方位。
自救措施:①当车辆落水时,应选择手动操作,提前打开门锁及车窗。②车辆刚落水时,车内外大气压几乎相等,此时车门容易打开。有证据证明,在车辆最初入水的30秒至2分钟,是最佳逃生时间。③如果车门已经无法打开,可尝试寻找车内重物,如工具箱中的榔头、千斤顶、便携式破窗器等,把车窗砸碎逃生。如果无法砸碎车窗玻璃,应抬高头部,便于得到空气,同时放松身体,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冷静等待,直到车辆进水几乎达车顶时,再打开车门逃生。
河北省中医院急诊科简介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健全,拥有主任医师、教授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全国名中医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河北省名中医1名,河北省优秀临床中医人才1名,人才梯队合理,多人具有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世中联等多个国家级学术团体中兼任副主任委员、常委等学术兼职,学科优势明显。
重视绿色通道建设,科室设置合理,拥有综合抢救室,急诊监护病房,急诊病房,留观室,隔离观察室,形成了院前120-院内急诊-急诊ICU一体的急诊急救模式。科室设备先进,拥有床旁彩超、床旁血滤机、有创及无创呼吸机、除颤仪、双有创多参数监护仪、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心肺复苏机、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床旁快速检测设备、输液泵、微量泵等等多种先进的抢救设备。
临床中重视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救治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各种休克、脓毒症、重症胰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肺栓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心脑血管急症、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咯血、多脏器功能障碍、高热、多发伤等各系统的急危重症,和神经外科开展了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取栓的无缝衔接,尤其在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重症胰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急性心力衰竭、外感发热等方面优势明显。
急诊科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急性传染病中医药早期救治体系及预案研究”,承担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2项,其中已获奖课题1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承担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工作、硕士生及本科生的培养。经过多年建设,急诊科已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为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医急诊河北省主席单位。
上一篇:药学之窗88||夏季养生指南
下一篇:洪涝过后,中医药防病给您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