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寒冷,寒意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造成血糖升高。同时秋冬季患者容易胃口大开,吃的更多。所以糖尿病病情更容易在秋冬季复发或加重。因此,糖友在秋季应控制好血糖,严防并发症,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壹
控制饮食,监测血糖秋季饮食过多和过少都不妥当。秋季宜选择水分较多以及一些生津润燥、清热通便、滋肾润肺的果蔬,如苦瓜、黄瓜、莴笋、竹 笋、菠菜、蘑菇、西红柿等。尽量采用清蒸、清煮、清炖等烹调方式。糖友的一日三餐,应规律进食,每餐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目的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允许病人吃水果及少量零食,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但不要饭后立即进食,可以选择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秋天要特别注意监测餐后血糖,平时只关注空腹血糖的患者更该如此,及时监测血糖,科学用药,防止出现急性并发症。
贰秋季皮肤容易干燥脱皮,进而发生破损,如果对足部护理不当,会让微小的创口迅速发展成糖尿病足。要积极控制好血糖并保护双脚。每天用温水洗脚,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温不超过40℃,防止烫伤双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5~10分钟之间,洗后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爽。还可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来防止皮肤 干燥、皲裂。每天晚上检查下肢、足部及趾间皮肤注意足部、足趾之间有无水泡及皮肤破损。平时不宜远距离行走以免足部起水泡。定期修剪趾甲趾甲,不宜修剪得过短。要避免穿鞋头过窄的鞋以免夹挤足部而影响血液循环。每天按摩足部可明显改善血液循环。
叁秋天早晚温差大,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等。这都会引起血糖升高,反过来也会加重感染。糖友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继发感染后病情会加重,血糖易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讲究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平时要多锻炼,适当吃 点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东西,可增强 抵抗力。如果发现感染,建议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擅自用药。
肆秋冬气候怡人,人的胃口也比春夏要好,消化功能最好,故此时进补十分合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冬季进补养生常可选用中医膏方,从冬至起连续服用约50天左右,也就是冬至以后的“一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结束。膏方不仅作用全面,可兼顾多种慢性疾病,而且服用方便,每天一小袋冲饮,减少了每天煎煮汤剂的麻烦。膏方以补为主,北方多用调补。膏方讲究“一人一方,量体裁衣”,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和体质开出的具有个性化的调养佳品,有保健治病双重功效。